来源:建走偏锋(id:jzpf0118)
本文已获得授权
卡卡
#bg
2017年-2022年:同济大学-城乡规划专业
我是卡卡,2022年六七月份本科毕业出来直接工作。原来我学的是属于建筑大类的城乡规划,在准
备了半年的考研之后,选择了一边做毕设一边报班学习转行做开发,转码做开发。我现在在一家上海闵行区的医疗科技公司做软件开发,因为是初创小公司,所以工作内容前端后端都有涉及到。
1
梦想破灭到新信仰
选择这个专业的原因是我不想再做题考试了,做点艺术设计类的更有意思,据说一个项目很多钱。结果梦想破灭,一个都实现不了。报志愿的时候妈说:会很累,你行吗?我抱着再也不用做题可以尽情艺术设计的憨劲说:没事。
入学之后发现,该考试背题还是考试背题,该写论文还是写论文。艺术嘛,作业都是真题假作,讲究的是能落地,别人(甲方、老师、群众)喜欢什么,和设计者并没什么大关系。所以艺术并不足以成为信仰,反而上大学之后玩了各种各样的游戏,知道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设备,反而觉得指引人类走向未来的技术力才是真正可以信仰的。
转行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房地产市场的大萧条,房地产已经走过了它的繁荣期,市场逐渐冷却了。并且城乡规划是控制城市开发的一种传统学科,属于建筑大类所以我并不看好。其次我觉得软件开发属于计算机大类下的一种新兴岗位,所以我觉得它可能相对前景更好,市场中更容易有钱可赚。简单粗暴地来说,做软件开发相对现在的建筑类岗位事少钱多。
行业背景只是其中一个契机,另一个契机其实是我考研的信心不足。在本科5年的时间里,我逐渐认识到自己在规划设计方面没什么天赋,并且很巧我是一个无论如何也卷不起来的人(卷王:卷纸,普通人:a4,我:钢板),自然而然地没有保上研加入了考研大军。学到后来就发现,自己的政治细胞略显迟钝,分估下来根本不够考研线,又是一个大摆烂。于是本来打算在读研的三年慢慢学习跑路的计划直接提前,立刻开始马上将跑路提上日程。
时值秋招,虽然毫无准备并明知失败但还是尝试参加了,就当作是尝试和并建立自我认知的过程。毕竟做了5年自欺欺人的设计,在投各种各样的简历的过程中,我逐渐地将设计类岗从我的方向中筛除,只剩下了转码做开发一条路。
图 / 考研期间出门骑车看日落
2
主打头铁,把压力交给别人
抛去在大一学的半吊子编程语言,跑路转码的学习是我第一次系统的接触和学习编程,而真正开始了解的时候是在投一家培训机构班,在一家既做数据分析又做猎头又做培训的公司。
没错在报班培训之前我还停留在道听途说概念的名称的程度。计算机大类方向真的比较复杂而且相互之间差异很大,大数据、人工智能、数据可视化、嵌入式、网络通信等等。我并不是一个爱反复斟酌和纠结的人,在和机构的人简单沟通之后,采纳了他们的意见学习嵌入式课程。据他们说这个比较难,他们相信我的实力,也不排除只是课程贵周期长的可能,我并没在乎,只在乎兵贵神速马上投入课程学习,我相信代码的学习可以一通百通,而且这次转码的学习只是开始,重头戏在后边。
图 / 转码培训班的鸡汤会
对于当时初学代码的我,选择课程只不过是选择开发语言,过多的了解行业现状和语言难度只会对临近毕业和求职的我造成不必要的压力。我在繁杂的方向和语言类别中选择头铁,将压力转移给机构。
这无异于一场赌博,一场赌上内裤的豪赌,但事实证明我赌对了。当我经历了3到6月毫无生气的上海封锁,半途退出课程学习拿着两个可怜的练习小项目找工作的时候,我打开求职软件,阅读岗位要求,发现和机构中列举的分类大相径庭。求职和招聘的市场中的分类更加繁杂,在hr面前毫无工作经验、专业不对口甚至没有实习经历的我,仅有的价值就是掌握的语言种类和能证明我真的会用的练习小项目。
总之,对于初转行的我们有两种方法。a:像我一样头铁,先学起来再说,拿着技能甩给hr,也不用过分挑选公司,看中了就甩,将选择的压力交给别人。b:另一种就是从容不迫的去选择最优的方向和心仪的公司心仪的岗位。对于时间充足精力充沛的朋友,我更推荐直接关注求职市场中的岗位要求,对应要求的技能进行了解和训练,能有实习经历更好。精心挑选是一种捷径,头铁则是另一种捷径。
图 / 封校期间为数不多的毕业照之一
3
梭哈是一种智慧
没有考虑自学的原因是决定转码的时间是毕业一年的11月,得知预计的课程时间是6个月,结束时刚好毕业找工作。自学多半比报班慢一些,时机很重要。虽然报班很贵,学起来一整天一整天的上课,而且面临着毕业设计,但已经决定转码,又如何呢?专业课什么的已经不重要了,能毕业就行。梭哈,全压在转码上,什么都不顾虑。而且报班会有老师敦促学习,一定程度避免我偷懒, 我更好地梭哈。
后来静默的时候,日子艰难起来,培训机构线下课变线上,难度逐渐增加,毕业设计压力也上来了。虽然我尽力去水设计,但是任务量堆上来之后线上培训课我没有很好的学完,也有一个练习项目没有做。毕设答辩之后我果断地退出了培训班去投简历,没错,课程没有上完我就去找工作了。虽然一些稍难的知识没学,练习没做成为了我的弱项,无缘很多岗位,只是幸运地拿到了初级开发的岗位(稍高一级的岗位大概是1.3~1.5倍薪资),但是更幸运地是迅速出击避免了后面一波波大裁员的失业浪潮。
总之,识时务者为俊杰,有时一味追求技术提升而不顾时机并不是很好的选择,运气或把握机会的能力也很重要。我相信想转行的朋友或想寻找更好的发展方向的朋友都足够优秀,而优秀的朋友们往往很谦虚,但时不时地相信自己足够优秀去寻找机会证明自己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图 / 去edg总部的园区面试游戏公司的ui设计失败
4
相信自己,常回头多起跳
很多朋友面对转码时会有一种对自我能力怀疑带来的恐惧感,我也经历过。有那么几个瞬间我怀疑自己已经整整5年没有进行系统纯正的逻辑思维训练了,会不会一塌糊涂,一旦遇上二进制数学计算等会更加崩溃。
其实真正学起来并没有,培训机构安排的入门基础足够友好,提升班现在回头看来也是基础,甚至不如计算机考研专业课难。我相信自学的朋友通过网上课程也可以很轻松友好的入门并逐步建立起思维体系,虽是这么说,但其实更重要的是体系,而不是多么抽象晦涩的逻辑推演,这并不常见,而且在辩证唯物主义盛行的中国,我们日常中已经很讲逻辑了。
大家多多少少都听说过"不要重复造轮子"这句话,开发过程中用的比较多的是已经做好的工具,了解工具的原理并重复造轮子只有助于我们学习。因此相对来讲,数学啥的逻辑能力反而不及英语阅读更重要,因为时常要看一些纯英的官方文档介绍,建议大家好好学英语,多多科学上网。
纸上谈兵不可怕,只会打仗的大头兵也不可怕,既懂兵法又会打仗的兵才可怕。这里是说既要学理论知识又要练习项目,求职过程中项目是有分量很有说服力的内容,有和设计岗应聘过程中作品集相同的意味。练习做项目除了巩固知识和快速接触大量新知识的效果外,还可以建构项目思维框架,层级系统观念等。这些素养往往是书本上和基础知识中无法学到的,而实际项目中往往这些框架性的工作更重要,而且比练习项目复杂,其他大部分工作仅仅只是简单地砌砖抹灰性质的工作(这些工作的量很大以至于很多人进了大厂后有种面试造飞机,入职拧螺丝的原因)。
当然基础知识也很重要,因为部分公司的应聘过程中存在着笔试环节。而我在求职过程中无缘华为,也是在因为收到hr发来的题库链接后,被其中的中等难度题击碎了信心。丝毫做不出来的无力感让我弃考笔试,另一个公司的笔试也是一败涂地,而我恰恰因为时间的紧迫和准备不充分而没有时间针对性地刷题库。所以应试性的训练刷题库,和学习过程中向求职要求看齐目标,就显得十分必要。
图 / 和女友一起
5
菜鸟的一点建议
见识了大厂的激烈竞争之后我选择了激流勇退,虽说现在我入职的公司福利待遇和工作氛围和我听闻中的大厂相差很大,但我仍觉得相较原行业是好很多的。
大厂固然在薪资待遇上较小厂中厂和初创公司更稳定规范,但在自我成长方式和交际氛围上则各有各的讨人喜的地方。比如我在初创公司里兼做前端后端,有时还要做一做ui或外形设计,有时又和同事一起讨论产品,一项功能可以完整的做下来,从小功能到大需求都会涉及到,时不时还可能研究行业规范。又比我上下班不打卡,大家都默契地迟到,没有繁琐的公司团队建设的活动流程,但是项目没有按时完成融资当头也是会加班的,而且不会像大厂一样加班就会马上拿到加班费。
无论如何,都比在原来的行业习以为常地白白加班又被克扣工资好的多,甚至经常感觉只用了一半的工作强度拿到了双倍的钱。所以在行情瞬息万变的今天,不将自己的未来局限于知名企业也可以成为一项让自己暂时很满意的选项。
专业书籍和教材有着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即使我报了2万多学费的培训班,学会的c++也不及一本99的书讲的全面和透彻,理解的设计模式也不及《设计模式》讲的明白。甚至我入职的第一个月就实在没忍住买了两本书,虽然只简单翻开看了几页但也仍然受益匪浅, 我很顺利地上手项目。
最后引一句宋词以寄诸君: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end -
内容合作:微信chenran58,
|免责声明|
本文转载自:建走偏锋
尊重知识产权,版权归原创所有,本站文章除非注明原创,否则均为转载或出自网络整理, 如发现内容涉及言论、版权问题时,烦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做删除处理。